自动泊车要实现商业化运营,还需翻越几座山丘?

用车|车神榜|2017-12-01 09:03

上海国际汽车城汽车·创新港自去年开始规划“智能代客泊车”项目,并与来自奇瑞新能源、地平线、同济大学、吉林大学、上海逸驱、亦联科技共计6个团队进行智能代客泊车的共同研发和示范运营,期待从中寻找到智能驾驶的第一个商业化应用场景。

11月28日,“智能代客泊车”首次项目路测,正式公开演示了智能代客泊车项目的一期项目研发成果。在手机App上按下停车指令,车辆就可以自动从下车区经过地面道路,开进地下停车场里,并自己找到空余车位停好;当车主需要取车的时候,再次从App上发出指令,并支付停车费后,车辆会自动回到上车区。整个过程没有人的参与,是一个典型的限定范围内低速无人驾驶应用场景。

“智能代客泊车”路测车辆在汽车创新港开放体验

在“智能代客泊车”启动路测的发布会上,地平线创始人余凯博士和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朱西产同时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中国的智能网联汽车一直是朝美国看齐,但同样的事情、同样的商业模式是否适用中国?

欧美把自动驾驶瞄准了高速公路,但是中国自动驾驶的突破点可能并非如此,解决城市居民的停车难问题或许是更为紧迫的刚需,所以我们看到中国的创业者大多都在做低速的自主泊车。从这个角度来说,打造中国特色的自动驾驶应用场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思想。

智能代客泊车抓住了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的用户痛点,既为用车者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为其节约时间,又能大大提升停车场和城市管理的效率,增加停车位的利用率,是目前业界共同看好的智能驾驶场景。但是从技术研发走到商业化落地,还需要越过几座山丘。

1.从自动驾驶方案来说,目前采用的激光雷达成本较高,地平线同时在考虑用4个摄像头取代激光雷达来实现环视的控制与定位;计算平台目前依然还是用的工控机,如果要进行量产,移植到地平线的雨果平台,首先要对雨果平台进行升级。目前1代的雨果平台仅支持ADAS,而后续雨果平台还在开发中。要打造稳定的自动驾驶平台,拿到可以用的样品需要1年左右的时间,加上软件移植与验证测试的时间,在这种限定区域下,也需要至少1年。所以嵌入式的自动驾驶接近量产的样车,从无到有,至少需要2年时间。

此外,自动驾驶方案需要更强的感知与路径规划能力。尽管是自动泊车,但是依然不能将停车看作是完全无人的环境,要考虑障碍物和闯入物的识别问题,车辆的更高精度定位等。

2.从车辆控制层面来说,吉大汽车系的高振海教授认为线控技术的产业化并不存在多大问题,自动泊车控制器也开始从工控机走向具备量产能力的控制器,瓶颈限制表现在控制策略的进一步优化上。目前车辆的控制方式是由自动驾驶计算平台向自动泊车控制器发出精确的指令,诸如车速保持在多少、转向多少角度,自动泊车控制器会结合车辆的动力学特性向底层控制器发出信号。高振海表示,在二期中需要根据环境的动态变化,将决策与控制策略综合考虑。

3.从通讯层面来说,当前使用的Wi-Fi从目前的量级来说是够的,但是量产的方案必须要考虑到随着车辆的增多系统的承载量问题,量变将会带来质变,大容量的实时问题仍需进一步测试。另外,从通讯层面来说还需要考虑到信息安全的问题。

4.无线充电技术,因为时间问题,亦联预计在明年上半年量产的8kW的充电设备目前还在A样阶段,因而此次采用的是1kW的充电系统,为了提高充电的时间效率,未来还是需要更换成8kW的产品,而这款产品的小批量量产要在半年之后;另外,目前无线充电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个供应商的充电频率和使用的协议都不同,亦联CEO侯霞丽认为,初期只能实现小范围的商业化,最终会像手机的操作系统一样,由2-3家分割市场。

5.成本。要想降低整套系统的成本,项目团队认为有两个着手点,一是从自动泊车系统出发,实现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目前传感器和控制器的核心芯片还依赖于进口;二是将重改造部分放到场端,比如感知与高精度定位更多依赖于场端来实现。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运营管理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实际落地场景,商业中心或者共享汽车的项目,需要针对性地进行管理与规划。

作为项目的发起方,徐健认为“智能代客泊车”的最大价值就在于紧紧抓住了用户需求,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将合作方紧密联系起来。他们已经在规划智能代客泊车项目的二期,争取解决和优化上述问题。目标一是通过新增与更多主机厂的合作,扩大参与的车型和车辆数目,提出更为通用的车端解决方案;其二是增加更多的场端应用场景,固化环境端改造技术,形成适应于无人驾驶泊车的停车场标准;其三是优化车辆调度控制,通过云平台和大数据决策,提升运营效率,帮助客户更好地解决停车痛点,为城市和社区提供智慧城市的解决方案。而商业化那天很有可能在2018-2019年到来,率先应用的场景或许是分明租赁领域。

来源:车云网

侵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