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NK&CO和WEY,谁能打响自主高端第一枪?

用车|车云|2017-04-20 12:25

吉利推出的LYNK&CO领克和长城推出的WEY,不同的套路,谁更靠谱?

自主高端算是老调重弹的话题了,不过在此车云菌却并非“例行公事”。与以往相比,本届车展上吉利推出的LYNK&CO领克和长城推出的WEY,无论从已形成的影响力还是具体到车型,感觉都要比以往更加靠谱。2017年能否成为自主品牌真正向上突破的元年,估计就看他俩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这两个品牌看似定位类似、推出时机也差不多,但运作的套路却截然不同。它们二者谁会更快获得成功,这或许也将成为下一步自主品牌向上突破的重要参考。

自主上位的“火候”基本到了

自主品牌向上走最大的障碍是什么?有人说是技术、有人说是设计。这些都没错。但更大的障碍,在于认知。当这种认知火候没有培育到位的情况下,即便有好的产品、好的技术也很难成功。观致的反面教材已经被人说烂了。它在产品、技术、策略等方面确实有很大问题,但同时我们也要承认,“生不逢时”也是它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再看这两年、尤其是2016年底到2017年以来,情况已经明显发生改变了。这个变化的起点,可以从吉利推出博瑞开始。在这之后,包括博越、传祺GS8、荣威RX5、长安CS95等等在内一系列的自主车。它们不仅销量可观,主销车款的价格也与“二线合资”基本接轨。这意味着当下的汽车市场,已经开始出现类似于 “手机市场(也可以)认同华为”的转变。即消费者已不再觉得买自主品牌很LOW。将这些好的自主产品,去与“二线合资同级车”比较、选择,并且最终选择自主品牌车型已不再仅仅是因为价格,这样的消费者已大有人在。

这种观念的转变非常重要,它会让整体自主品牌的向上突破“事半功倍”。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如果奇瑞选择这个时候弄观致,同样的产品、同样的策略,效果恐怕会大大不同。

WEY:倔强地自下而上寻求突破

长城很成功,但这种成功也是把双刃剑。好处不言而喻——渠道、品质口碑等等,都是其他品牌短时间内无法超越的。这也是它的明星产品H6能够不断在销售数据上刷新人们眼球的主要原因。然而坏处也不是没有。长城的主销终端在哪儿大家都清楚,其“神一般的销量”也与超高的性价比密不可分。虽然“贴近群众”,但同时也会对其“向上走”形成障碍。长城是较早尝试向上突破的,但无论H8、H9还是H7,表现都乏善可陈。

WEY品牌首款车型VV7

与此同时,我们又要换一个角度去想。优势先不必说,单看劣势,其实已存在改善的基础。很多人觉得这两年哈弗H8、H9的“前仆后继”很搞笑,殊不知这些看似不赚钱的车型,对于长城的价值却不容小觑。一方面,它为长城“怎么玩高端”积攒了相当的经验,这可以大大降低下一步运作WEY时出现纰漏的概率。另一方面,这些车虽然算不上成功,但也实打实地销售出去了,这其实也是一种品牌力的向上突破。至少,现在长城再出个15-20万的车,你不会像五年前那样认为“长城疯了”吧?

再看这个WEY。产品其实已没有太多好多说的。基于现有哈弗H7的横置平台开发看起来不够高大上,但其实这是很明智的——只有这样,它才能有更多的资源去放在主流群体关注的地方,诸如有质感的工艺和驾乘品质等等。产品总体的定位,是偏运动和COUPE风的城市型SUV,这个路子也要比当初的H8、H9靠谱一百倍。至于颜值,由于车云菌个人并不喜欢,所以不好评价。只是从长城那么早就把宝马设计师皮埃尔整过来主导设计,再加上长城在哈弗上积累的这么多经验,想必也不会太差吧(车云菌个人对哈弗的颜值也都不感冒,但事实证明市场超级喜欢)?

当然,这也绝不意味着WEY的前景很光明。事实上这种自下而上的突破,虽然从品牌运作的角度最正统、最扎实,但也确实最慢、最难。

领克:一盘大棋的关键落子

对于领克,车云菌建议不要只看表象,而最好是要从吉利收购沃尔沃开始通盘考虑——它更像是这盘大棋的一个最关键落子。

吉利当初的蛇吞象,给正常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吉利要从沃尔沃那里榨取技术为己所用,并很有可能引发文化冲突——类似当年上汽与双龙之间“两败俱伤”的那一幕。随后的发展让所有担心的人都会觉得自己是“小人之心”——吉利在这方面的处理堪称典范,沃尔沃也因此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吉利真的只是扮演沃尔沃“投资商”的角色。去看看吉利目前主导设计的“大拿”,就会发现吉利正在以良性、共赢地方式整合双方资源。这种整合让吉利车型在设计上有了质变,也推出了博瑞、博越这样的爆品。

LYNK & CO 01

然后我们再看目前吉利与沃尔沃的定位格局——前者虽然不停向上爬,但毕竟底子差、印象LOW,要与沃尔沃形成高低搭配落差确实有点大。这种落差,不仅不利于市场布局,同时也不利于沃尔沃的资源共享——迄今为止,吉利尚无一款车采用沃尔沃的技术,更别说共享平台了。此时,如果吉利与沃尔沃之间能填进一个居中的品牌呢?是不是所有问题都有解了?而且这个品牌一旦运作成功,就相当于新添了一个与大众、福特、丰田、本田相当的“国际市场冲量品牌”——这可就不是1+1>2这么简单了。

现在的关键,是能不能?从以上的背景可以看出,这背后有另一层逻辑——与其说是吉利推出高端品牌,倒不如说是沃尔沃推出低端品牌。当然,吉利和沃尔沃都不会承认这种说法,因为这会有损沃尔沃。但无论是产品事实,还是市场认知,都会形成这种效应。例如此次发布的领克01,它的平台、动力总成都是沃尔沃(与吉利共同开发)的。再看看领克01背后的设计团队——主导人物几乎都是当初在福特时代就服役沃尔沃的。如此,我们完全可以把领克01看作是沃尔沃未来XC40的领克版本(类似于途观与奥迪Q3之间的关系)。

很显然,有了这一层背书以后,领克的成长确实是要比WEY更加轻松。这也是在面对领克和WEY这两个品牌时,多数人会更看好前者的原因。然而这同样也不意味着领克可以高枕无忧——最终上市时定位是否准确仍然会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有些前卫的外观和不够新潮的内饰能否受欢迎也需要消费者投票表决。

车云小结:

最后车云菌在这里要澄清一个可能存在的误区:不要一说自主高端就往豪华上去扯。现阶段所谈的自主高端,都不是红旗那种“空中楼阁”,而是基于自主品牌现在已逐步向上的趋势下,努力完成向国际主流品牌定位的方向上的最后一跃。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日系,后来的韩系都经历过这个阶段。

自主品牌发展了这么多年,也是时候要跳这个“龙门”了。WEY与领克作为当下自主军团的“精锐”,也确实具备“跳过龙门”的基础。无论最终的结果如何,它们对于自主品牌成长的价值都是意义非凡的。至于谁能将这第一枪打响,反而已经显得不重要了,不是吗?

3a8b0fcdcb16c10f983666b583946a6a.jpeg

文章评论